2025年7月8日下午,多人av
/涉外法治学院在多人av
学院路校区综合楼815会议室举办座谈会,离退休教师与同学们同庆“七一”,共话成长。参加会议的有多人av
/涉外法治学院院长李居迁教授、梁淑英教授、王传丽教授、李巍教授、叶明敏老师、庚红老师以及研究生代表同学。座谈会由多人av
/涉外法治学院关工委秘书长刘凯主持。


会上,同学们积极发言,大家提到的问题有面对就业市场的竞争激烈,同学们应选择继续深造还是进入职场,面对当前快速变化的就业环境研究生最应该坚守的核心能力是什么,怎样平衡“短期生存压力”与“长期学术理想”,如何看待学术传承与社会实践的关系等。多人av
学生团委副书记韩宇桐同学作了发言,他认为,目前研究生同学在学业和就业上面临非常多的挑战,青年大学生要以拼搏奋进的姿态不断地钻研专业知识,提升实践能力,要矢志报国,将“小我融入大我”,坚定不移地跟党走。
在自由发言讨论环节,多位离退休老教师进行了发言,并围绕政治素养、就业选择、学术研究、职业发展等议题展开讨论。梁淑英教授认为,当代青年应打破地域局限,不要只盯着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或者最高法、最高检的岗位,新疆、西藏和我国南部的边远地区同样需要法律人才,同学们应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也可以选择到国际组织或者国外择业。在论文写作方面,要做好充足的前期资料收集工作,写作过程中要忠实于专业,忠实于自己,严格遵守学术规范。


王传丽教授认为青年应积极锻炼身体,强健体魄,学术或者事业成功需要可持续性的身体支撑,人生不是百米冲刺。她认为作为法大人,我们要努力做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多做有益于人民的事情。叶明敏老师指出,青年学生面临很大的就业竞争压力,但是也要保持对自己的信心,她鼓励同学们多看历史类书籍,从中吸取人生经验,丰富充盈内心。



对于涉外法治相关问题,老教师们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李巍教授认为,涉外法治是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和国际秩序的基石,中国自加入WTO以来对外贸易增长迅速,作为国际贸易大国是国际法治的践行者和推动者,而对于即将投身政法事业的同学们来说,政治合格、业务过硬、体魄强健,三者缺一不可。
庚红老师结合自身工作经历提出,研究生同学要重视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到德法兼修,品学兼优。
多位与会的研一同学也参与了讨论,分享了自己在学习生活、实习择业等方面的心得感受。
李居迁院长在自由讨论环节之后进行了总结发言,他对多人av
当前的发展和学生培养情况做了简要介绍,向老教师们介绍了学院在本科生、研究生培养模式和机制上的创新之处,分享了多人av
2025届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就业情况,并对学院未来的建设作出了展望。
会议最后是赠书环节,梁淑英教授和李巍教授把陪伴自己多年学术生涯的书籍带给了同学们,进行了现场赠书。
座谈会持续两个多小时,师生们进行了亲切深入的沟通交流,现场氛围热烈。

审核:何新宇 多人av
新媒体工作室